母线槽可以更好的保护电缆和母线。在大型建筑中,电缆和母线通常需要穿过许多设备和机器,并且可能会被不小心摩擦或切割到。而密集型母线槽则可以将电缆和母线安全地保护在其中,不会被外部撞击或机器设备碾压等因素所损坏。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建筑的安全,也能够保护电缆和母线本身,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。
此类母线槽的问世虽已解决了空气型母线槽的部分缺陷问题,但此母线由于铜排紧压在一起,防潮能力差;另外,如果母线所包扎的绝缘材料受到破损或接头插接口发热,或超负荷运行发热,会导致绝缘材料收缩后铜排裸露而出现短路事故,这些情况所造成的事故发生率比较频繁。
母线槽的安装位置也非常重要。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,母线槽可以安装在墙面、天花板、地面以及室外,每个位置对应不同的母线槽种类和形状。在安装时需要注意保护管道和电缆,避免损坏管道和电线。
母线槽一般设计安装在竖井里,从配电柜直接与母线连接,每个楼层均设一个或多个插接开关箱,再由插接开关箱向各用电设备及回路以电缆、电线方式送出电源。但是人们对于母线的加工要求精密度要求很高,还要求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以及拆卸方便,因为我们在后期生产中,可能会有变动,比如增加了设备,就需要,增加配电线路,或者改动线路,这些在电力设计时都是要考滤进去的。母线槽在运用之中,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连接头,如果连接头的加工精度不高,那么,将会对母线槽的使用造成相应的影响。
母线槽是一种经常被使用在大型工业或商业建筑中的一种电缆托架。在一个大型建筑中,电力和信号需要被传输到不同的地方,而为此,需要将大量的电缆和母线布置在建筑内的各个位置。使用密集型母线槽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缆和母线布局的问题,特别是在需要密集布线的环境中。密集型母线槽与其他传统的电缆杆或电缆直接铺设的方式比起来,有很多优势。
我国大约于1981年~1983年母线槽开始问世并投产,*常见的主要是空气型母线槽,以北京白纸坊机场电器厂为代表,生产的空气型母线槽是以铜排导电,另加绝缘隔相块隔开铜排,将导电排用绝缘衬垫支撑在壳体内,外加金属壳体封闭,靠空气介质绝缘,相间距离50mm,此母线槽为我国母线槽发展史上的雏形技术。由于技术上的缺陷,母线槽母排为裸体,当灰尖进入母线本体经受潮后,灰尘覆盖其上并结块,导致导电相线间产生短路事故,此类事故在沿*地带发生率较高。